全國知名互聯(lián)網(wǎng)會展平臺,提供展會設計、展覽設計搭建、會展策劃、會展搭建等全方位解決方案!
我的位置:

手機專業(yè)人士對小米4的評價怎么樣?

提問者: 萬風|瀏覽 117 次|提問時間: 2015-08-15

已有 1 條回答

施貞泰

2016-06-13 最終答案
  1,米4絕對是小米的一個臺階。硬件堆砌大量重復的現(xiàn)在,性價比玩不出花樣了。更重要的是,現(xiàn)在的801+1080p是一套能很快上量,而卻不可否認的性能極強到基本沒有性能不足的地方的一套硬件。在此之上升級硬件,有些嘩眾取寵,只是為了維護發(fā)燒而發(fā)燒。況且,總期待著小米能在2k加上805,加上2k屏,加上1600w攝像頭的,這些不要錢???小米的議價能力,憑借著現(xiàn)在的銷量已經非常出眾了,99的保險是非常鮮明的例子。當老羅在發(fā)布會上強調299怎么怎么不易,雷軍放出99的ppt,只是微微一笑。強調工藝,必然給消費者帶來更大的愉悅,更能吸引消費者的關注度,牽動消費者敏感神經。有人說米4是對米粉忠誠度,對小米品牌價值的考驗,我不贊同。事實上,小米的品牌價值在米3上淋漓盡致的體現(xiàn)了:米2,2a,2s,三款手機賣出了一千七百多萬,小米3單款,在去年十月以后才發(fā)貨、只是賣了半年多的情況下,賣出了1000w+。這是個令人震驚的數(shù)字,因為米3被所有稍微懂行的人罵慘,同行普遍認為被mx3完爆。小米的品牌辨識度已經非常高,越來越多的中年人換手機也會在同事中討論小米系列,而魅族,一加,恐怕只是還僅在部分學生黨和發(fā)燒友中部分流傳。這也是為什么,敢大張旗鼓秀銷量的國產廠商,還只有小米一家?! ?,就小米4本身而言,硬件方面沒有短板,拍照速度的優(yōu)化,大電池都是不錯的貼3心點,堅持5寸屏是很明智的選擇,超窄邊框我個人非常喜歡,唯一缺憾是后蓋看上去很丑,不知真機是怎樣的。應該說,小米三的配置已經比較均衡,米4只是稍做升級,不會有太大的突破。畢竟智能手機硬件已經飽和,拿到手機的你我再不會去先下個大型游戲看帶不帶的起來,日常中百分之九十九的時候感受不到處理器的存在。因此不升級硬件,會給人情感上的失落,但實際體驗方面,應該不會帶來很大困擾。手套觸控,濕手操控都是用了就回不來的體驗。但在網(wǎng)絡制式上,首批不支持4g流傳著兩種說法,一是為了節(jié)省成本,二是沒有預料到4g進程如此之快。依我看,后者可能性較大。但是不可否認的是,4g現(xiàn)在炒的火熱,覆蓋率還是較低,聯(lián)通電信也剛剛拿到牌照,而小米現(xiàn)在的目標人群早不是發(fā)燒友,而是所有大眾。在他們中,3g速度,價格,信號能滿足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的需求。甚至其中相當一部分用的還是2g。而首批暫不支持4g換取發(fā)貨上的一點優(yōu)勢,還是很值得的。因此,首批不支持4g,算不上致命失誤?! ?,小米的布局現(xiàn)在非常清晰。還記得原來的1s,青春版,2s,2a等等的分支嗎?雷軍的紅米是一步很漂亮的棋,國內沒有那個廠商能將品牌區(qū)分度做的如此之好。比如,我現(xiàn)在問問你,華為p6,p7,榮耀6,榮耀3c,榮耀暢玩,你能一下分出來嗎?而紅米,首先一看就與小米密切相關,而且能滿足大部分人對于低價性價比手機的要求。同學有不少買紅米的,電腦屏幕上確實怎么看怎么丑,但是實際體驗是很不錯的,手感也很好,屏幕大,能玩游戲,很令人滿意。米3一款手機大半年突破一千萬,更加堅定雷軍的小米單款手機策略。很有可能,米4也不會出s款,或者干脆將s的升級周期改為明年同期,進入與iPhone同樣的節(jié)奏?! ?,miui的缺失,應該不是進度問題,而是雷軍想終重點講述他的生態(tài)。這次發(fā)布會,僅兩款產品,時間已經足夠長--他太想通過工藝提高產品價值了。816的發(fā)布會,估計會用足夠長時間講述MIUI6的改變,也用這樣一個單獨的發(fā)布會凸顯生態(tài)建設,同時增加小米對于家電等其他產業(yè)加入自己生態(tài)的拉力。MIUI現(xiàn)在足夠智能,足夠好用,但在省電,界面美觀度還有提升空間。要看miui6能否給人煥然一新的體驗了?! ∽詈笤僬務劽?的問題。首先,設計雖說比3有進步,但是絕對算不上驚艷,大概能算上精致。小米在硬件工藝上始終形成不了自己的風格,讓人總感覺這一系列產品沒用靈魂,我手里拿著米2對米4毫無親切感,而遠非mx2看到mx3的那種親切與渴望更新。其次,新的工藝會不會帶來大規(guī)模質量問題,在我看很難說清。雷軍希望這是部沖量的手機,如果出現(xiàn)一些質量問題,將會是一個大的沖擊。最后,在硬件沒有絕對優(yōu)勢的情況下,如何對消費者宣傳品牌價值和所謂情懷,也是一個不小考驗?! ≌雇幌?,小米4單款應該1500w問題不大,如果市場反應好,甚至有可能沖擊2000w。而小米的下一代產品,在指紋識別,處理器,攝像頭,外觀都還有改變空間,我們拭目以待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