宰仁筠
2016-09-20
最終答案
管道工程施工工藝和具體流程:一、施工工藝: 路基填方地段,管道和檢查井的施工,與路基填筑互相配合,當路基填筑高于污水管頂0.5時,先開溝槽,埋設污水管道和檢查井,爾后繼續(xù)施工路基。當路基填筑至級配碎石層底面標高時,施工雨水管道和檢查井。機械開挖管溝槽,邊坡1:0.25。 路基挖方地段,路槽開挖,挖管道溝槽,進行污、雨水管道和檢查井施工。機械開挖管溝槽,邊坡1:0.25,機械吊裝管就位。 管道溝槽開挖后,必須進行溝槽地基承載力測定,測定采用重型擊實法進行測定,地基承載能力滿足設計要求后方可澆注混凝土墊層,如地基承載能力不滿足設計要求,必須采取回填碎石墊層的方式進行處理,處理后在進行地基承載能力確定。 測量放線,雨、污水管道線,,每隔20m設中心樁,排水管道放線,每隔10m設中心樁。管道檢查井處、變換管徑處均應設中心樁,必要時要設置護樁或控制樁。排水管道抄平后,應繪制管路縱斷面圖水管線測量工作,應有正規(guī)的測量記錄本,認真詳細記錄。 測定碎石墊層承載力滿足要求后,將在墊層上按設計要 求支模板,并澆注凝土枕基,混凝土采用C15混凝土,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后才能進行布管工作。 待枕基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后,將管道吊裝到枕基上, 并用紅磚固定其位置確保兩管道的中心線一致,保證管道軸線在同一直線上,不允許管道中心線交錯。 管道布設好后在枕基上標明管道接口線及模板安裝線, 支設模板時必須對進行加固,并采取措施防止模板漏漿,在進行大于500的管道接口施工時應將鋼絲網按設計要求固定在混凝土管上。 二、布管 1.1嚴格按設計、按規(guī)范布管。1.2應使用專用工具。 1.3線管連接要牢固。 1.4管口要封堵。 1.5彎曲要合理。 1.6走向要正確。 1.7綁扎要牢固。 1.8管道軸線不得交錯。 三、雨、污水管道承插口柔性連接施工方法 本工程污水管道的接口設計考慮到本工程位于##區(qū),管道易于沉降所以采用承插式柔性接口,以防管道不均勻沉降和提高管道的密封性能。承插式膠圈柔接口安裝時應注意以下事項: ①安裝前應徹底清潔接頭內的表面、凹槽,止推圈和橡膠圈,應確保其無油污灰塵 ②安裝密封圈時應確保密封圈與凹槽、管壁均勻貼合,并在安裝前使用潤滑劑封圈。 ③填打膠圈出現“棉花”、嚇司鼻”、“凹兜”、或“跳井”時,可利用鐵牙將接口間隙適當撐大,進行調整處理。 ④鏨子應貼插口壁按由下向上的順序打,使膠圈沿一個方向依次均勻入承口水線。 填膠圈的質量標準:膠圈壓縮率符合要求;膠圈填至無小臺承口外緣距離均勻;無“麻花”、“悶鼻”、“曰兕”、“跳井”現象 本工程檢查井分為雨水檢查井和污水檢查井,檢查井均采用方形檢查井,均采用磚砌。四、管道的閉水試驗 (1)、閉水試驗的目的是檢驗排水管道的嚴密性。 ((2)、管道做閉水試驗前應檢查管道及檢查井外觀質量格,溝內有無積水,全部預留孔是否已經封閉,管道兩端堵板的承載力是否經驗算大于水壓力的合力。 (3)、閉水試驗將分段進行,以兩檢查井間混凝土管道為一個試驗對象,試驗時將兩閉,并在兩端設置膠管,進水口處膠管為注水膠管,混凝土管另一端膠管為排氣管。 (4)、注水前應再次檢查管道的外觀質量、管口封堵情況,檢查合格后方可注水。 (5)、注水以排氣管道出水且出水流量與注水口注水進量一致為止,注水結束后應測量兩端膠管水位并做記錄。 (6)、閉水試驗時間為12h,12h后應重新測定兩端膠管的水位值,看其差值是否滿足設計要求。(7)、本工程雨、污水管道均采用DN600管道,12h后其允許滲水量為30.6,如不滿足要求應重新檢查管道的嚴密性,找出漏水位置從新處治。 五、回填 管道回填土的土質應采用砂或土質較好的土。當采用開槽中的較好土質作為回填土時,應將土塊、礫石、異物等去除。管安裝完成后,應邀請設計、建設部門等有關單位,進行隱蔽驗收,然后抓緊回填土施工。 回填時先由管道的兩側向管底均勻回填砂土,然后在兩側部分同時分層回填夯實禁止只由一側回填。 直徑700mm以上的管道,回填夯實后,應再次量測管內的各部分安裝尺寸,檢查管道有無異常并作記錄,以備確認和對問題進行研究處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