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國知名互聯網會展平臺,提供展會設計、展覽設計搭建、會展策劃、會展搭建等全方位解決方案!
我的位置:

拍電影不是拍完之后再配音嗎?那為什么現場還要有挑桿話筒?最后一張圖里那個記者為什么也要拿一個挑桿話

提問者: 顧曉浩|瀏覽 517 次|提問時間: 2016-02-16

已有 1 條回答

溫天雄

2016-02-28
1演員: a. 演員臺詞功底差,這在中國很普遍,尤其是電視劇,大部分演員到了現場才背臺詞,背不出來,有的演員就胡說一氣,混過去,到時候,配。 b. 演員有口音,或是非母語的表演,每個演員的語言天賦不一樣,天分好的,如魚得水;稍差一些的,后天努力,比如好幾位國內女演員;但第三種還是很多的。 c. 演員同期聲音太小。很多沒經過舞臺訓練的演員,很難做到臺詞音量小卻有足夠的清晰度,尤其是一些情感戲,照顧到最終聲音的可懂度,只能在后期重新配。 d. 有些演員喜歡在后期自由發(fā)揮?,F代啟示錄里,馬龍白蘭杜的臺詞全部重配,因為他想在后期的時候再創(chuàng)作。 2. 錄音: a. 同期錄音師能力不夠。現場拍攝瞬息萬變,錄音師如果經驗不足,應對失誤,或是責任感欠缺,都會導致同期錄音不可用,只能到后期去配。 b. 現場不可控的噪聲。拍攝現場確實有很多噪聲很大并且確實不可控的情況,比如風機,比如很大的海浪,或是槍炮爆破,錄音師盡其全力控制噪音,但還是達不到足夠好的信噪比,并且現場沒有采取更多的補救辦法,那也只能后期配。 c. 音色統一?,F場某一個演員臺詞不合格,和他/她對戲的演員有可能也要重配,否則音色不統一。 3. 導演: a. 導演在剪輯完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