樊月山
2015-02-09
最終答案
金招牌力挺昌邑苗木“四大中心”
近日,當淄博國際梅品種登陸中心生產基地經理從昌邑綠博會得知本屆數(shù)博會600多個展位已被預訂一空,就連在今年6月份預訂展位的幾位老朋友都沒能訂到好的展位時,他的心中禁不住陣陣暗喜。因為早在去年十二月份,他就提前預訂了。究竟是什么原因讓他們紛紛“搶灘”?
“全國唯一的‘中國北方綠化苗木基地’,綠博會、花交會兩大國家級會展強強聯(lián)合,這兩大金字招牌奠定了昌邑‘買全國,賣全國’的苗木集散中心、價格形成中心、信息交流中心和技術推廣中心的地位,這是他們搶灘的根本?!痹撌辛謽I(yè)局局長李方明的解釋,很是透著幾分自豪。
近年來,昌邑市重點引導工商資本注入苗木,創(chuàng)造了苗木業(yè)界罕見的“綠色加速度”,使昌邑跨越了早期的資本積累階段,直接進入了規(guī)模化經營時期。短短六年,全市苗木面積已從4000畝發(fā)展到10萬畝、400多個品種,一躍成為江北第一苗木大市。2005年,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在該市設立了國內第一個“中國北方綠化苗木基地”。
憑借這一雄厚的產業(yè)基礎,自2003年起該市連續(xù)舉辦了四屆綠博會,將苗木市場直接搬到了家門口。四屆綠博會共吸引全國二十多個省市的40萬余人次參加,累計參展單位2000多家。苗木購銷合同交易額從2003年的1.3億元增長2006年的3.1億元。綠博會的成功舉辦,讓昌邑苗農結交了大量的苗商朋友,形成了四通八達的銷售網絡,使昌邑幾乎每個苗農都變成了種植兼經營的經紀人。而且他們之間還互通有無、資源共享,使各地的客商來到昌邑,只要找到一位種植戶,不管多大的數(shù)量、多少品種,都能在最短的時間滿載而歸。另外,綠博會還讓昌邑苗農們了解了全國各地的市場需求信息,借此他們在北京、上海、寧夏、新疆等20多個省市設立苗木信息窗口,并在全國設立200多個分銷中心,使昌邑每年8000多萬株苗木源遠不斷地輸送到全國各地。市場的搭建,更為各地的苗木公司提供了銷售平臺,該市在綠博會會場附近興建的十七座紅房子,還未建成就被國內苗木客商預租一空。江口百花園藝場的竺存方經理談起此事,仍有些沾沾自喜:“幸虧我租得早。這不,不到一年的時間,我就通過在這里開設的辦事處賣出了200多萬株苗子!”到現(xiàn)在,昌邑銷售的已不僅是自己的苗木,每年都有三分之一的苗木來自外地。正是憑著這10萬畝苗木、400多個品種的產業(yè)基礎搭建起的平臺,加快了昌邑市全國苗木集散中心地位的確立。同時,大量的苗木在昌邑集散、熱銷,使來自全國各地的苗木價格在這個大市場中得到重新定位,形成了苗木的價格形成中心。
與此同時,每年一屆的綠博會,不僅有十幾名國內知名專家舉辦的高端講座,對全國苗木業(yè)發(fā)展形勢和國內外苗木培育新技術進行講解;還有十幾家家園林高校帶著引領市場潮流的產品前來參展,每年都有20多個新品種、新技術被帶出昌邑,播向全國二十多個省市;更有眾多的國內外知名企業(yè)匯集于此,進行廣泛的學術、信息交流和技術合作,給綠博會和昌邑苗農帶來了先進的管理經驗、生產技術和經營理念,讓綠博會成為真正的信息交流的高端峰會。隨著規(guī)模的擴大、實力的提高、眼界的開闊,綠博會帶來的大量科技信息在昌邑被吸收發(fā)揚。生物病蟲害防治、測土配方施肥、無土栽培、容器育苗等新技術在昌邑得到了廣泛推廣。整理形成了《昌邑市苗木育苗種植技術規(guī)范》和《昌邑市苗木栽培管理規(guī)范》等地方標準。還有兩項課題,分別被列入國家星火計劃和山東省農業(yè)良種產業(yè)化開發(fā)項目。同時,各苗木公司不僅與中科院植物研究所、北京林業(yè)大學等十幾家科研院所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,建立起20多個優(yōu)質苗木科研基地,而且紛紛投資建立自己的研發(fā)機構和組培中心,走上了生產一代、儲備一代、研發(fā)一代的發(fā)展軌道,把昌邑推向了苗木界的技術推廣中心位置。依托雄厚的科研實力,昌邑市花木場建起了全國最大的地被植物超市,篩選培育出各類地被植物200多種,其中常夏石竹“雪原一號”成為我國《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》頒布后首個取得專利權的草坪花卉新品種。